提问:
售后人员建议定期使用发动机混动模式,不用在意发动机偶尔自动启动,说如果不定期启动混动模式会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
说法对吗?
有读者提出了这个有趣的问题,应该给出怎样的解答呢?正确答案当然是该说法站不住脚。插电混动汽车不需要定期启动混动模式,而是在需要使用混动模式的时候才应当启动。否则不就是在浪费燃油、增加排放,以及提高用车成本嘛;用充电桩给汽车充电的最低成本可低至每度电约0.3元,而使用发动机以消耗汽油为代价去发电,一般为一升油发电3.3~3.5kWh。
就算一升油的价格是7元,发电量能达到3.5kWh/1L,一度电的成本也要2元钱!
远远超过直接充电的成本,这还没有算发动机的磨损。
有观点认为如果不定期启动发动机的话,机油会全部沉到油底壳里,再次启动的时候会造成发动机的异常磨损,然而这个观点也不对。
油底壳是发动机曲轴箱的一部分,机油本就是储存在曲轴箱里的;也就是说油底壳本就是用于盛机油的容器,机油不沉淀到油底壳里反而奇怪了。而且机油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会流回油底壳,但是许多机械部件和油道里还是会有残留的机油;在发动机再次启动的时候,启动瞬间的机械部件还是会有一定程度的润滑的。
并且机油泵不仅会从油底壳里抽出机油,其同时有非常高的压力,可以在启动过程中的短暂的几秒里完成润滑的建立。所以根本不需要为机油在油底壳里担心,同时启动瞬间部分机械部件润滑不足也不以有多少机油回流油底壳为参考,这一部分的磨损是难以避免的;重点在于想要降低发动机的磨损一定是少启动发动机和少用发动机,内燃式发动机正常运行过程中也是存在磨损的。
可以说这种发动机是放不坏的,所谓的老化磨损都是用出来的。
还有一种技术叫做“电子机油泵。”
有一些发动机使用的机油泵不是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启动发动机需要先让曲轴转动,随后燃烧做功才能运转;机油泵会在曲轴运转的同时加压并建立润滑系统,所以存在一个构建润滑的时间差。而电子机油泵是顾名思义的,是用电动机驱动的,是有控制单元的;也就是说这种机油泵可以在发动机启动之前提前构建润滑,于是连这一部分的“冷启动磨损”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了。
发动机还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吗?
那么机油以及汽油是否会变质呢?
还有一些售后人员会告诉车主需要防止长时间不用发动机导致机油和汽油的变质,这又是骗人的小把戏。
发动机的曲轴箱是相对密封的,同时空间很小;其中没有多少空间;而机油作为石油蒸馏的产物是不会变质的,除非发生化学反应,而空气中的氧气确实会使其发生氧化反应,但曲轴箱里的空气很少,且空气中只有20.9%的氧气。关键在于机油是润滑油,润滑油除基础油之外还有各种添加成分,其中就包括抗氧化剂,以及消泡剂、极压抗磨剂等等。
机油不用担心,只要里程数不超规定保养里程,实际用上两三年也没有关系。
汽油也是石油蒸馏的产物,自然也是不用担心的。
并且汽车的油箱都是正压的,简单来说就是燃油箱里面的压力超过外部大气压的压力,燃油箱始终处于向外压气的状态。于是即便在加油的时候进入了一些空气,在汽油挥发之后也会将其通过碳罐系统压出车外;汽油挥发性非常强,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让燃油箱里充满燃油蒸汽而非空气。
所以汽油有条件去氧化反应吗?
答案是肯定的。
总结:
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车)就是要能用电则不用油,混动模式不过是跑长途的时候用一用,日常用车是不建议使用的。关于其动力电池使用寿命也不需要担心,虽然其动力电池组容量小导致车辆充电频率高,使用寿命会偏短;但是此类车辆也有八年的质保期,部分自主品牌还提供电芯(未完全封装动力电池)的终身质保,不用为换电池的成本担心。
所以插电混动汽车就是日常当成短续航电动汽车使用,长途当成混动汽车使用的“双模车。”
配查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